2010-04-20
最近写的一篇工作通讯
江河油矿“职工素质工程”铺就人才成长红地毯 3月26日,坐上奔赴江苏扬州市参加中石化集团公司5个月专业技术培训的列车,29岁的采油工、河南油田技术状元孙小海非常幸福,感觉像在做梦。完成初级工到技师的晋升,孙小海只用了9年。 他说,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离不开江河油矿“职工素质工程”的身影。2005年8月,孙小海参加河南油田技能竞赛荣获采油工“技术状元”;2008年,他蝉联河南油田“劳动模范”……一路走来,孙小海从一名普通技校生,成长为河南油田赫赫有名的明星工人。 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江河油矿实施提升职工素质工程以来,已有40多名青年技术状元和岗位能手脱颖而出,其中6名青年技术能手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河南省和中石化集团公司的表彰,43名青年技术人员挑起管理重任,300多名青工顺利晋升技术等级,12名青工晋升为技师或高级技师。 培养方式:变粗粮为细粮 田大忠是江河油矿采油11队的一名低压测试工。2003年由卫生员转至采油工岗位。2007年,取得采油工高级技术等级证。2009年4月,为备战局采油工技能竞赛。他每天在休息时间拿着厚厚的复习资料,翻来翻去反复背,转眼间2个月过去了,他心里还是没有底。 油矿在职工培训调研中察觉这一现象后,给类似的“田大忠们”送上“及时雨”。他们组建业余技术培训辅导班,请高级技师授课、对习题进行详尽讲解;聘计算机专业人才,深入讲解采油工计算机知识。利用岗位练兵场,采取“一帮一、一助一”训练法,对操作中的每一步操作细节相互点评,在确保操作准确性的同时将操作时间精确到每一秒,提高操作效率。实施差异化培训、差异化练兵,体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练什么”,助推人才素质的提升步伐。 在去年举办的采油一厂职工技能竞赛中,江河油矿有5名参赛选手占据前八名席位,2人获河南油田“技术能手”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