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er City,Better Life!2010年上海世博给世界展示了一个祥和、开放、文明、发展的中国形象;2010年的上海奏响了一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华丽乐章。 |dfXGtfj
一早,阳光就直射进了窗户,汗滴顿时与阳光共舞,密密匝匝的爬上额头,又顺着脸颊淌下。在浦西等候入园,凉棚里有喷雾降温,但驱散不了人群密集聚拢来的热气。一对双胞胎女孩坐在小凳子上认真查看园区内的地图,等候九点进园。“中国馆是我们半个月前网上预约的团队票,所以,请大家务必遵守入园时间,下午一点在中国馆的澳门馆大白兔标志下集合,逾时不候。另外,看展馆一定要记住排长队的就放弃,先看可以即刻进去的馆,因为每个馆都精彩。”导语再三强调。过了安检,大家略微集合,听从了导游的建议,乘轮渡直奔浦东园区,欧洲区、南美区、世博轴、亚洲区的国家馆基本都集中在浦东了。 iwk2ZPl
非洲馆给人以回归自然、商贾兴市的总体感觉。非裔的商人们拿着计算器,一边热情的招呼着浏览商品的游客们,一边连说带比划的报着商品的价格。买卖不成微笑在,洋溢在他们脸颊上的笑容十分透明、简单、干净。 Kw*? %e
长颈鹿、土著面具、首饰挂件等工艺品琳琅满目。“看一看吧,手感清凉。适宜盆景摆放的。”在沙漠玫瑰的展台前,两个中国小伙子在帮助一个年轻的非洲男子推介这种天然的石头花。一位游客购买了一对手镯,非裔的手工匠在加工,在手镯上刻上主人的名字。而一对非裔恋人在展台后争执着商品的数量。最惬意的要数在一尊女神的注释下登陆网络和远在非洲的家人视频的一个年轻人,时而微笑,时而若有所思。一些奇怪的图画被摆在地上,蒙着头巾的非裔妇人把一团浅褐色的泥土状的东西,捏在手指,示意我蹲下,要涂抹于我的手心手腕和手臂上,因看到墙上贴着一张中文提示:过敏体质者慎用。所以,我微笑着摇头,说怕过敏。妇人摇头,“No 过敏,No 过敏。”说着,她将东西涂抹在自己的手腕,顿时,她手腕上的青筋鼓了起来,并很神奇的形成一个若隐若现的图案。“Very *fortable,Very *fortable。”妇人笑,“30元一个。”她的中文十分生硬,但清晰。 }Q#`ff@,
非洲馆里的非裔工作人员十分开朗,她们落落大方的和游客们合影。 p_]r8edz[
意大利馆和非洲馆仅一路之隔。相对而言,非洲馆就显得冷清了,意大利馆外的长龙让我们咂舌。 ic
z0u2\
我想去美国馆,但沿路看过来,法国馆、德国馆、西班牙馆、荷兰馆……无一不是长龙蜿蜒之排队架势。倒回来,看见意大利馆的人群在蠕动,就跟在队伍后面。阳关盘旋在头顶,身后的一位北京大姐戏谑:搁平常,个个出来在这大庭广众之下,都衣冠楚楚的;到了世博就全然顾不得了,汤汤水水的再没人计较。我渐渐感觉体力不支。维持队伍秩序的一名年轻志愿者建议我退出:“大姐,看你这情形,恐怕要中暑呢,脸色苍白得有些异常了。不如,去非洲馆看看,里面有空调。”我点头,轻声谢过他,再次进入非洲馆。尽管依旧不需要排队,但馆内的人员明显比我第一次进来的时候多了,于此,清凉成为一个相对的概念。 aZ`Uk
停留片刻,看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半,便乘园区巴士去往亚洲区。候车厅前,一株盛放艳丽花簇的藤条状树木引起了我的好奇,那花簇似乎迎着阳关愈发娇艳,和梅花傲雪可媲美。车上,一位女士告诉我她的儿子要看韩国馆,一个人从早上九点半就开始在那里排队了,她自己就转出来看看非洲馆。“联合国馆和气象台馆人都比较少,不如可以去看看。”女士善意的指点我。于是,我就到了联合国馆,稍事等待的片刻,电子屏里在播放中国以茶艺入选联合国馆的镜头。馆内的布展十分简单,“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的主题把灾难、战争、人文、环境、发展等元素以图片和电子显示屏的形式衔接起来。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电子屏里面对偌大的一个世界发布着他的演讲词。 1
fK^?S
联合国会议室里,三五个工作人员在走动,每一张椅子背上都贴着国家的国旗。电子显示屏不停的闪耀,一组组有关世界、有关地球的数据仿佛五线谱上的音符,跳跃不止。一本电子书随着人们的翻动,闪现一帧帧动物世界的精彩瞬间。 &Qo5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