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86XN!
现场管理实务培训讲义 #p=7_a
一、 现场管理基础 ,4s:&nb\
(一) 现场的概念 ,6\` U-1j
广义上指企业从事开发、生产与销售活动的场所。狭义上指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地方。本讲义指制造产品的场所,因为现场往往是最受管理部门忽视的领域。管理部门若能注重“现场”,则会发现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使公司经营得更为成功、更有利润! &AB(!
(二) 现场与管理 /F:wQ
4VTJ
1. 对现场两种不同的认知 {=.
i7Zq?
2. “现场中心主义”方式 =VGP
*; 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是管理人员担任一个现场指挥的角色,他们提出工作的指示,供现场人员执行,以追求较高的效率。 GYQ:{ [
*; 现场中心主义认为现场不但要对生产负责,也要对质量及成本负责,而管理人员则从旁协助。 :&cPA#\
(三) 现场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xIVXl
"e
1. 准备作业标准; i=i?c:-
2. 训练员工,并确保作业员遵照工作; 0"<t/g
3. 改善标准以改进现状; IA8.c
4. 注意异常现象,并立即加以处置; -<<-HDyP
5. 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Ip)p"gRc
二、 现场改善 Zb~\&aHZ-
(一) 改善的概念 '?&CN*f
改善意指持续不断的改进。隐含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较少的费用来改进工作方法。改善的基本观念和体系: E*ap~:Y<
1. 改善与管理 `*+MOIXb
(1)管理的两项主要功能:维持(Maintenance)与改进(Improvement) -}/fU6DfS
² 维持:指从事于保持现有技术、管理及作业上标准的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标准所需的训练和纪律; ?TDOO{Hj
² 改进:则是以改进现有标准为目标的活动。 d2
Bg9
(2)改进的两种形式:改善(Kaizen)与创新(Innovation) F.\F]Z]0
² 7.zm%kC
改善: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产生的诸多的小步伐改进而逐渐累积而成;强调要以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参与及自律来达成目标,而这些都是一种常识性和低成本的改进方式。 =LO_nMt0
² 创新:则是借助大笔资源投资于新技术或设备而产生突破性的改进。 e06mD @=
XeKxzq @
2. 过程与结果 "F"*}nD-%
“改善”着重于“过程导向”,因为要改进“结果”,必须先改进“过程”。许多公司改善活动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轻视“过程”。因此在“改善”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最高管理部门的承诺和参与。 | r +.WY
3. PDCA循环/SDCA循环 WTI2%Q!`
(1) 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 4 MS_D}Dn
² 计划:建立改善的目标; 5xT7'2X.
² 执行:依计划推行; @A{uyi
² 检查:确认是否按计划的进度在实行,以及是否达成预定的计划; ly7UW]E4g9
² 处置:新的作业程序的实施及标准化,以防止原来的问题再次发生,或再设定新的改进目标。 F:%l+t
(2) SDCA循环:标准化(Standardize)—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 I-fn,k
在当前的流程(工序)中,每当发生异常和问题时,必须反复问自己下列问题: IIK?a
² 是否因为没有标准而发生的? uGtlMkq
² 是否因为没有遵守标准而发生的? ~v@(ntcR
² 或者因为标准不适当而发生的? CA<(/ZM
惟有建立了标准,而且确实遵守,以将当前的流程稳定下来,才能再进入下一个PDCA的循环。 rD28<{
4. 品质第一 [JV:RVM9b^
就质量、成本、交货期三个主要目标而言,要经常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因为不管价格和交货期的条件对顾客多么有吸引力,若质量不好,最终会失去顾客。 .()sfe
“质量第一”的理念,特别需要最高管理层的重视,因为管理人员经常会屈服于交货期和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对质量妥协让步,最终可能危及企业的声誉。 i455>gX
5. 用数据说话 s`.
Sh5i
“改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了解及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收集及分析相关的资料,以确定问题的真相,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最终把问题解决。 ^ZCbt#/Pp
[例]: kxC4W;&D
表2.1 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数据 tG;]xx_?4
效率生产率产出数量/总投入工时 ?%;EWsR
品质一次合格品率一次合格品数/总数 4@|X"yE
产品总合格率合格品数/总数 O11p{mg
客户投诉件数实数值 2L#Ov
交货延迟交货天数实数值 3k{_<b
按期交货率按期交货批数/应交货批数 ?-ccO}1C
设备时间可利用率(负荷时间-停止时间)/负荷时间 H ]B~dhX=
平均故障时间故障停止时间合计/停止次数 :}xk`o~U
仓库完成品滞留天数完成品平均在库金额/月平均销售金额 vAjr
成本产品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产量 0<A]!CFf
人力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 ;2V*54
离职率离职人数/总人数 %#d
(oROt
……….……….………. F!f=YzkT
6. 下一流程(工序)就是顾客 p9"<!v
下一流程工序就是顾客,就是承诺绝不将不合格品或服务往下一流程(工序)送。当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能按此理念行动时,外部的市场顾客最终也能收到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Bo _j@Z6"
(二) 现场改善的基本原则 o
`20,9
1. 环境维持5S E3J,QD
借由环境维持,员工学习和实践到自律。没有自律的员工是不可能提供良好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给顾客的。不实施5S的企业,将不会被有潜力的客户考虑。 "*NQJ<*
2. 消除浪费 `HXT
kX
消除浪费,可作为改进生产力和降低作业成本的最有效方法。“改善”着眼于在现场消除浪费,而非以增加投资来增加价值。 VPUA6/@(
3. 标准化 T
Sm3>r
标准化可以定义为做事的最佳方式。为确保质量,在每一个流程里,要维持一定的标准。维持标准,是在每一个流程里,确保质量和防范错误再发生的一种方法。 t#\:vY
<Jx
在现场导入良好的“5S”,可以降低50%的不合格率,再加上标准化,又可以再降低新数字一半的不合格率。 ]mc%7U#E.]
(世界级改善大师—今井正明[日本]) g$r>+A(S$
(三) 现场改善活动 :e-o ;4
² 全面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TQC/TQM) Dl;#2~P/9
² 及时生产方式(JIT) 9~wIoO
² 现场环境改善(5S) ;g?Z7{2
² 全面生产维护(TPM) [/FpY;`
² 目标管理(MBO) JP2DV~
² 提案建议制度 MP_ m
{
² 自我管理团队 KIKe)D
(四) 现场改善的终极目标 H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