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mJ
人在职场就要面对加班和奉献,许多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事迹都是用“加班加点、无私奉献”来赞扬的。只是如今企业中一些年轻人给工资也不愿意加班,认为是“被加班”!这是他们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表现之一,也说明他们的奉献意识非常淡薄。 .+{bsF:\
员工出现这种现象有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员工自身的不足。从企业方面讲,说明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太薄弱了,只顾发展生产而缺少软环境的建设,不能真正将“以人为本”落实到生产当中,具体表现在: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对待员工不真诚、冷漠等,无视员工的正常需求和建议意见,不够关爱员工等等,因而使员工缺乏归属感,找不到“家”的感觉,如此而已,员工怎么会甘愿奉献?从员工的角度讲,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员工们的价值观取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东西都被物化,所以员工们难免会产生不求上进的思想,不愿意加班可能是不喜欢这个行业,也可能是比较懒惰,这部分员工总想着索取而不愿意给予,但这都是个人素质的问题, 需要员工们不断加强自身素质! hP/wEzEH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精神支持的人是很空虚的,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那些缺少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不到企业温暖的员工正是如此!笔者单位有一位70年代就已经被评为全省劳模的老职工张富贵,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广大养路工人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真正意义。那是时候生产力非常低下,生产工具也很简陋,在公路养护中,他们这一代老工人全靠勤劳的双手养护着道路,所谓的道路也就是泥泞路,他们就靠铁锨整平道路,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用称称量铁锨的磨损来进行量化考核,那要费多少力气啊!张富贵作为班长,带领着大家咬紧牙关,驻扎在边缘的道班房,加班加点那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一场大雨路就冲没了,他们连轴转好几天才能修通道路。可是他们没有退缩,最终被评为了全国先进模范集体,张富贵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他所在班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开会期间,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他,并赠送他们站班一台东方红75型推土机,这件珍贵的礼物激励了公路战线上的几代人。 5& |